歡迎光臨-----古德明的影像世界 !

農事 魚事 庄稼事 事事關心系列 酸菜篇2/7

台灣鄉土影像故事 -酸菜篇2/7


芥菜在台灣鄉村已成為農家秋季期間最常種植的蔬菜之一,入冬後將多餘的芥菜,農家以醃漬方式做儲存。早期的鄉下農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自己醃製,俾利來年當沒充足新鮮蔬菜時,可以成為午晚餐桌上常吃的酸菜(鹹菜)佳餚。

記得小時候,亦即每年快到農曆過年的時候,常看到父執輩醃漬芥菜,芥菜與鹽巴再加壓進行醃漬!

大埤鄉裡處處可見的水泥圓形大醃製桶,其實是改良再改良的方式。最傳統古早的時候,農民醃菜方式是以木桶醃製,能夠因為保有酸菜的原味之外,還能有木頭的香氣。但是初期使用的檜木桶有些缺點,像是容量小與工作不方便的缺點,無法大量製造供給市場!
 





進入大碑村莊隨處可見路邊的酸菜桶,以及農田邊的大型水泥醃製桶。在鄉間走動,會聞到空氣中陣陣襲來有著酸菜味。

來到一家酸菜加工製造工廠,設備一應具全,酸菜大水泥醃製桶與藍色的酸菜桶,農夫農婦在埋頭任勞任怨忙著份內工作,發揮台灣精神。









農夫農婦分工合作,進行處理醃漬完的酸菜作業,首先由一兩位壯丁在大水泥桶裡,將酸菜鏟上運輸帶,再由婦人家在運輸帶的上頭,將酸菜分配給其他作業人員,最後載至工作場所,由村婦將手邊的酸菜用鐮刀切割,進行後續處理與包裝,以利上市。
 




酸菜去除內部芯,將葉子經太陽曝曬成乾後,便成了大家所熟知、飯桌的美食---梅乾菜。


最後,請繼續閱讀


------>    台灣鄉土影像故事 -酸菜篇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