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鄉土影像故事之1 - 農耕篇
我國自古以來即「以農立國」,在傳統的「士農工商」觀念中,「農」僅次於「士」。稻米是國人的主食,也是種植面積最廣、農戶數最多的產業,「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在年青人的心中只是人人哼在嘴邊之一首詩。
由於高科技帶動下,農業已由純人力、獸力,轉型邁向農機自動化永續經營,台灣傳統生產文物機具,已步入博物館內頤養天年,這些工具技術除代表著中國人的智慧,亦蘊涵著老祖先的勤奮精神。
台灣四面環海,「靠海吃海」之漁民,任勞任怨與大海搏鬥討生活,創造出漁民一片天,「台灣之子」才是屬於他們之榮耀。
近五十年來,國人生活已明顯地快速「鄉村都市化」,縮小了城鄉差距,傳統農村生活方式已漸為文明科技所淹沒。
本故事共收容含:農耕篇、酸菜篇、茶園篇、金針篇、瓜棚篇、採菱篇、採蓮篇、曬柿篇、農家生活篇、捕魚篇、養蚵篇、牽罟篇、竹編篇、曬麵線篇、曬米粉篇、堅持傳統篇、美濃傘篇、醬油釀造篇、曬筍篇、曬鹽篇,由於限於篇幅,最後謹以木炭篇作為結束。
身為農家子弟的我,雖從事科技研究過著公務員生涯,然怎忍心將台灣早期鄉村、農、漁業景物,讓他在這地球上平白的消失,僅以「農事
魚事 庄稼事」事事關心之己任,特藉此網路,將映象故事具體記錄報導台灣鄉村之發展史。
一、農耕篇
在四五十年代的台灣,農耕之勞力仍以牛隻耕作為主,農田翻土、整地等重任,落在牛之身上,因此,牛隻仍是農夫最忠實之工作夥伴,基於此因素,一般農民是不吃牛肉的。
部分特殊地形田地,牛隻不便到達之處,翻土種植仍需採以人力鋤頭為宜。
由於科技進步,農耕機具陸續引進,漸漸取代牛隻獸力,犁田機以兩輪帶動為主,整體操控仍須配合農民腳力、左右手靈活控制,方能順利前進轉彎。
好還要更好,以駕駛式之犁田農機,漸漸取代兩輪犁田機,提升農家耕種水準,農夫耕作輕鬆愉快,大大革新原始農耕方式,縮短作業時間。
水稻的栽培首在育秧苗,早期農家採各自育秧苗方式,以金屬剷子分割成小片秧苗,整齊疊至圓形畚箕中,俾利手工插秧。
目前有育苗專家農家,採一貫作業經營方式,大量專業種植,專業育秧苗圃綠油油一大片,宛如豆腐般整齊。
縱橫整齊有秩之育秧苗圃,成長至固定長度,經輸送機具送至小貨車,再批發分售農民,由自動插秧機直接於整好田地種植。
北台灣三芝、石門、貢寮等部分農田仍屬梯田型態,由於機械農機進出不易,仍採較原始耕種方式,以傳統木製機具將雜草壓至深處,整平農地,俾利人工插秧。
三芝鄉農人將苗圃分離妥之秧苗挑至田埂,人工插秧以倒退方式作業,「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秧苗插妥數日後,農人如照顧自己子女般,細心巡視並呵護每一株秧苗,部分不平較低窪處需再加以填平、補種,對秧苗加以妥適處理。
農閒時期,農家開始飼養鴨子,黃毛鴨子吃田中之浮萍長大,即所謂的鴨耕稻。其種植秧苗與養殖小鴨共生,小鴨可吃掉田中福壽螺、小草或小蟲,慢慢長大。
當稻子長大成熟,為防小鳥偷吃,以人工假人嚇走小鳥。
三芝呂姓老農,正彎著腰以鐮刀割下一叢叢心血之結晶---稻子,集成一把把,俾利送至打穀機內脫穀。
看!快樂、滿足神情之農人,雙手拿著黃橙橙之稻穗。
台灣早期採腳踏板來轉動輪軸的打穀機,稱為機械桶。接著陸續研發引擎桶、割稻機到現在的斗仔車,此情此景,已成歷史。
以前人工割稻都要動員三五人以上,現在割稻機只要一兩人即可,(一名駕駛或再加助手),而且割稻機具防曬、防雨、冷氣設備,越來越先進!使農民也享受科技進步之果實。
農忙時需要增加人手,光靠自家人根本來不及,當時還有「換工」的傳統,甲家採收時乙家來幫忙,等到乙家採收時,甲家自然也義不容辭,不付工錢只付勞力,這種「換工」的默契更讓人體驗到農業社會的人情味。
早上及下午在田邊吃點心,此情此景,也只有存在五十歲以上年紀人們之記憶中。
割好之稻穀一擔擔的挑回晒穀場後,較先進的採以電動鼓風機,以風力分離穀子與雜物,俾利曬乾穀子。
晒穀場之黃橙橙穀子,經日曬、反覆翻穀,完全曬乾後再存於穀倉中。目前以乾燥機代勞,時間縮短,人力減少。
田中脫去穀子之稻草,農人一把把綁起來,堆成稻草堆,可作為日後牛吃之雜糧,或做為稻草屋、烹飪燃燒之材料。
三芝呂姓老農經過一整天之辛勞,收拾妥相關農具,拖著疲憊沈重之步伐,一步一步邁向自己可愛、甜蜜、溫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