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古德明的影像世界 !

台灣高山又下雪了


台灣高山又下雪了


下雪除了溫度的考量外 ,還需要足夠的濕度,如果在乾冷的空氣中,即使再冷也不會有雪的。因此,雪形成的條件是,大氣中需含有較冷的冰晶核,充分的水氣,以及氣溫在0℃(冰點)以下。如果乾燥氣溫低於 -5℃反而可能不會降雪。




據新聞報導:合歡山下雪了!太平山下雪了2018第一場雪就下在(19)發生,因受北方寒流來襲加上連日大雨,路面已有純白積雪。於合歡山交通狀況,從台14甲線從26公里到41公里將進行雪鏈管制,上山遊客記得裝上雪鏈,注意自身安全。


寒流急凍,高山翠綠山林化身成一片銀白色世界!遊客看到雪好興奮,搶著拍照,玩雪玩得不亦樂乎。






回想兩年前(2016)123當天看到電視新聞報導合歡山、太平山、拉拉山神木區等地都下雪了哦......?當時連非高山的新北市坪林山區、瑞芳九份山區、汐止區五指山、三峽、林口台地、石碇等地,甚至新竹、苗栗、台中、山區都有下雪蹤跡。








本人於是125前往桃園市復興區追雪,欣賞銀白世界,當天約八點以後,已是冬陽高照,藍天白雲,為一很適合旅遊拍照天氣,車進入復興區市區與北橫起點,已可看到雪景影像,立即停車獵取最佳影像,遠眺前一天高山仍存部分靄靄白紗雪景,樹梢殘雪的白對映著藍天白雲的天空,繪製出一幅如潑墨山水畫,美不勝收,很驚喜,讓我永生難忘。不只樹上覆蓋白色雪花,樹枝白了頭,就連地面上也已經出現積雪。




附近民宅屋簷仍覆蓋著一層薄厚不同的白雪,因受陽光溫度升高,慢慢溶解,屋簷並滴下溶解雪水。

進入北橫後,汽車漸多,大部分應是來追雪賞景吧!路邊汽車或引擎蓋上仍保留部分積雪,或將車子擋風玻璃堆上雪人,部分下山返家對面來車,車頂也擺著各式各樣小雪人,應是在雪地所獲得的戰利品吧以示他們已經歷經冰雪洗禮過。



 






心想要一睹更多雪景必須往更深入高山方可,於是由北橫轉進桃115道路,路邊陸陸續續可見更多殘雪,該道路沒交通管制,路況甚佳,車輛很少,沿路兩旁路邊、樹林、竹林,仍覆蓋著雪,部分地面的積雪,仍深及腳踝,車子越往高處行駛,一眼望去白雪靄靄的銀色大地,積雪銀光耀眼,美不勝收,盡覽眼底,體驗宛如進入北國冰雪風情世界!













慢慢看到遠處山坡,被覆著更多白色殘雪,樹枝或竹子受不了沉重冰雪重壓,或彎腰或折斷,甚至擋住去路,一片銀白色美景,心情亦跟著亢奮起來。沿路看到不少小朋友在路邊玩雪,打雪仗,或堆積小雪人,還給他披上圍巾,戴上斗笠,還真很逗趣?







我雖不是第一次看到下雪美景,但在台灣仍屬生平第一次,在此行親眼目睹,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一個意外的美麗收穫,因而特執筆分享台灣雪地美景,分享國人。








備註---有關拍攝雪地風景,應注意事項及做好行前功課


因大環境太冷,一般電子晶片或零件易出問題,數位相機的可運作溫度常介於攝氏0~40度。又,溫度太低,相機電池的消耗速度會比正常溫度快得多,故應多帶後備電池!


由於深入樹林拍攝雪景,樹木枝頭的殘雪不定時可能墜落,將鏡頭或機身滴到雪水,須立即清除或穿上防水袋設備,如沒做好保護,就可能致使相機或鏡頭發生故障。鏡頭遮光罩需裝上,以防水滴至鏡頭前玻璃,造成影像一團白色模糊,因此,必須不時檢查鏡片是否有水珠附著,並立即擦拭之。由於本人以上注意事項都有做到,但最終鏡頭內部中央起霧,可能因擦除雪水沒做徹底,時間久了跑到鏡頭內部,因鏡頭內外溫差,造成鏡頭內部中央起霧,而無法擦拭,所得影像中央一環狀淡淡白色模糊,還好已達收工階段所拍影像。


在雪地攝影最重要的是正確測光與正確曝光,一般在大面積雪白環境下,地面反光會影響相機測光的準確度,曝光將會偏向不足而造成影像畫面偏暗,如原本白色雪地會變成灰灰暗暗,而非雪白,是相機測光系統誤判造成,可酌情增加12 EV的曝光量。然本次北橫拍攝雪景,因雪面積舖蓋率在整體取景構圖僅佔小部分,相機測光仍屬正常,為防萬一那就加1/3EV光進行拍攝。


建議採RAW拍攝,如此比較有利後續軟體加減光處理,而且相片質感會較一般JPG好。因為RAW檔紀錄畫面資料位元數較多,保留更多白雪的細節,後製比較容易。


如使用CPL偏光濾鏡將更佳,當晴天時,雪地反光很大,使用CPL可以減低反光或反差,減弱雪地亮度,使藍天和白雲突出,還可提高色彩的飽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