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古德明的影像世界 !

播田---退步原來是向前 ---上集




傳統人力插秧的農民生活早已變遷,在現實生活中,年輕人似乎已經不明白我們飯桌上的米粒是從何而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彷若天方夜譚?

播種的前置作業為,傳統農民種植水稻時,挑選最優質的穀子做為育苗種子,先將種子浸泡發芽,再均勻灑在準備好的育苗圃中。



為防止麻雀等鳥類來偷吃,農夫會於苗圃上方鋪上網或有色塑膠袋或選舉留下的旗子,隨風飄動,以恫嚇鳥類來襲。






插秧作業前,需進行秧苗培育作業,由於苗床育種時,採集體培育,非常密集,不利水稻日後繼續生長,因此,必須經人工移植,種植於水田中,才能讓水稻有更大的生存空間。

一般於苗圃中的秧苗長到35寸長時,即須進行從苗圃移植到農田裡。此時,農夫將幼小秧苗自育苗圃中一鏟一鏟挖起前,農民會先於苗圃進行施肥。




在台灣插秧分為兩期,分別為一期稻作在立春前後完成,和二期在秋分前後完成,但北部山區梯田一年只有一作。


立春過後,鄉間農民春耕作業即陸續展開,我國於民國六十年以前,可說是以農立國,農曆年後農夫即陸續進行農田犁田、割耙、犁耙(手耙)及碌碡等農務,如此繁重翻鬆田土作業,必須與家牛進行配合。農業社會講究時令氣節,春種、夏長、秋收、冬藏,一概以時令為轉移。

其中「播田」插秧是屬比較耗費人力,農家欠缺人手,大都採換工方式,即農民採鄰居幾戶人家互相支援人力完成插秧。

插秧台語稱「播田」,客語為「蒔田」。傳統插秧的確辛苦:彎腰、赤手、赤腳在田泥中倒退作業。

「秧披」、「秧架」以竹片編製,竹子帶著堅硬的表皮「篾青」,一般為青色,質地柔韌而堅固耐用,婦女於育秧床中以鏟子一鏟一鏟的置於秧披中,再挑至田中田埂上,在適當距離放置以供農夫插植田中央。






「秧船」木製,扁圓桶形,底部刨修圓滑,在水田中移動滑行,至為輕便。





「蒔田管」以金屬鐵皮製作,套於拇指上,朝外部分呈尖刃形。


請繼續點選---

播田---退步原來是向前 ---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