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人力插秧的農民生活早已變遷,在現實生活中,年輕人似乎已經不明白我們飯桌上的米粒是從何而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彷若天方夜譚?
播種的前置作業為,傳統農民種植水稻時,挑選最優質的穀子做為育苗種子,先將種子浸泡發芽,再均勻灑在準備好的育苗圃中。
插秧作業前,需進行秧苗培育作業,由於苗床育種時,採集體培育,非常密集,不利水稻日後繼續生長,因此,必須經人工移植,種植於水田中,才能讓水稻有更大的生存空間。
一般於苗圃中的秧苗長到3~5寸長時,即須進行從苗圃移植到農田裡。此時,農夫將幼小秧苗自育苗圃中一鏟一鏟挖起前,農民會先於苗圃進行施肥。
在台灣插秧分為兩期,分別為一期稻作在「立春」前後完成,和二期在「秋分」前後完成,但北部山區梯田一年只有一作。
立春過後,鄉間農民春耕作業即陸續展開,我國於民國六十年以前,可說是以農立國,農曆年後農夫即陸續進行農田犁田、割耙、犁耙(手耙)及碌碡等農務,如此繁重翻鬆田土作業,必須與家牛進行配合。農業社會講究時令氣節,春種、夏長、秋收、冬藏,一概以時令為轉移。
其中「播田」插秧是屬比較耗費人力,農家欠缺人手,大都採換工方式,即農民採鄰居幾戶人家互相支援人力完成插秧。
插秧台語稱「播田」,客語為「蒔田」。傳統插秧的確辛苦:彎腰、赤手、赤腳在田泥中倒退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