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查文獻資料得知,臺灣煤礦的歷史自1876年清朝政府在基隆八斗子的第一個官方經營的煤礦,到2000年左右全面關閉了最後一個煤礦開採,共經歷了約125年。
2000年,台灣最後四個煤礦場為新北市三峽區的利豐煤礦、裕峰煤礦、新店區山區的安順煤礦以及石碇區的台誠煤礦,亦陸續宣告停工,於是台灣煤業正式畫下完美的句點。
新平溪煤礦位於新北市平溪區十分寮,隨著國內礦產的減量枯竭曾於1997年即已經停止開採,即走入歷史,留下荒廢的礦場。於2002年成立「台灣煤礦博物館」,後又因經營團隊的改變,更名為現在的「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
並組成煤礦博物館,將台灣煤礦業相關文物、史料、器具等規畫園區。館內保留台灣煤礦業相關文物、歷史資料與開採工具,讓後人了解礦工當年辛苦作業情形。
在礦坑陸續結束後,多數礦坑也逐漸消失,只剩極少數被保留下,大部分隱沒於荒煙蔓草間。
當礦工的職業是相當辛苦且危險行業,長期在黑暗的礦坑內工作,是一種冒著生命危險的職業,常發生災變,經查記載曾許多礦工失去生命,有些礦工老了之後,得到肺纖維化職業病---塵肺症,當挖鑿煤層或爆破,產生煤塵,而吸入大量粉塵,縱使戴上口罩亦無法完全阻絕,細微的煤塵與灰塵吸入人體肺部,久而沉積造成肺部組織纖維化,將導致呼吸困難。本人有位同學父親家住苗栗三灣,即為礦工家庭,他老爸老年就得此職業病。
歷經時代的洗禮,礦坑產業對台灣歷史文化極具意義,本人雖拍攝記錄礦坑數十次,仍不厭其煩於此重建礦區,以嶄新的創意,記錄時代軌跡。
當年每位礦工都有黃、白二張名牌,進坑前要拿「黃牌」到充電室換頭燈、電池,拿好裝備走回這裡,交出香煙、打火機等易燃物給檢身員,名牌板上留著「白牌」表示此人進坑。出坑後繳回裝備換取「黃牌」掛回板上,表示此人下班,記錄礦工進出坑時間。
進入坑道前請先戴上安全帽保護頭部,工作安全帽有顏色之區分,白色代表工頭,藍色代表機電工,黃色代表礦工。
碩果僅存的獨眼小僧
獨眼小火車是台灣第一部電氣化運煤火車,亦是台灣目前僅有在行進的小火車。由載運煤礦的台車改裝成現在的園區觀光列車,它是鐵道迷的最愛,也是最具歷史價值的展品之一。因台車擺盪可能導致石塊掉落,引起台車脫軌的危險,所以嚴格要求礦工出坑,必須坐在「候車室」等待發車時間,會有一整列空車來載礦工進出坑。
最大的特色是駕駛座前方有個大圓孔,因此被稱為「獨眼小僧」,獨眼小僧礦車由一位女司機所駕駛,行駛路線從坑口一直開到約一公里外的月台公園,開始拍攝作業。
礦工澡堂
由於礦坑內溫度高且潮溼,所以礦工們多半裸著上半身在工作,出坑時全身都沾滿黑色煤灰,通常會沖澡後才返家。此處是聯繫友情的最佳場所,大家袒埕相見,分享今日開採時的狀況與生活點點滴滴,目前仍保持當年原貌。
以上感謝台北攝影學會旅遊組在組長劉鳳麗的帶領工作團隊下完成了一次艱困的任務,並感謝高老師安排不同創作的擺拍場景,而完成此次拍攝礦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