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古德明的影像世界 !

錫福宮五朝慶成福醮大典


戊戌年楊梅錫福宮五朝慶成福醮大典
楊梅是我出生成長的地方,雖世居在偏遠的鄉村上田農家,淡出出念楊梅初中,三年初中生活畢業後赴他鄉念書,進入社會服務於電信局後,就一直旅居於台北市至今。

得知家鄉錫福宮於20181010~14日進行福醮大典,特於1014日當天返鄉,以自己熟悉的相機,記錄此一具時代意義的大典,以為留念,該宮址位於楊梅區大華街172-1號。


經查該宮相關文獻資料得知 : 此廟興建於同治元年(1862年), 1912年,遷地於伯公山山麓,並合祀福德正神,於1917年竣工,正式更名為「錫福宮」。舊廟在1943年毀於火災,改為為日本軍用稻草袋供應處。錫福宮已長達300多年歷史的古廟,是楊梅地區居民的信仰中心


戰後時期,仕紳鍾和桂提出再建,而於1958年落成,又於1971年重整廟貌。

1999年成立重建委員會,敲定重建計畫,2000613日舊廟完成拆除。重建委員會主委張吉雄表示,新廟以客家廟為藍本,並在後山規劃公共休閒設施和景觀公園。

但重建工程一再延宕,直到20092月縣府核准,才終於動工,20101020日舉行上樑,新廟廟地218坪。

錫福宮主神:三官大帝,新整修落成為三層樓的美麗廟宇,內部裝飾細膩精緻,美輪美奐,極富特色的台灣廟宇,是楊梅人的信仰中心,後方高聳樹林,是居民休閒聊天最佳場所。








福醮大典日期:農曆九月初二~初六日,國曆即1010~14日,共設立外壇有5座:玉皇壇、天師壇、北帝壇、觀音壇、福德壇。









慶成五朝圓醮當天信徒殺大豬公或紛紛以三牲前來祭拜,還看到鱷魚祭拜,無限虔誠,熱鬧滾滾。























廟會活動的艷舞鋼管秀是不可缺的,吸引了眾人目光焦點,各個睜大眼睛,看到目瞪口呆。





客家八音,是屬於臺灣的客家音樂,分布在南台灣高雄美濃屏東縣等地,是客家人發展出的特有音樂文化。嗩吶是客家八音中最重要的樂器,通常為領奏樂器。




阿嬤時代的花布圖案顯得豔麗,還帶點俗氣,北部的客家人,偏愛以花布製作衣褲,原因是客家人很節儉。年節拜拜時做牲禮包裹攜帶方便用,或學生上學遠足時,用來包便當或是食物,是我小時的生活記憶。













本人謹以文字加上相片,忠實將福醮大典當天記錄,以資留念。